央视总台探营十五运会足球赛场之一的“天体”,解锁“绿色密码”

2025-10-15 00:00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本届全运会从场馆建设、能源保障、赛事组织等各环节全面采取减碳措施,将打造全运历史上首个“碳中和”全运会。


作为广州的体育符号之一,天河体育中心此次承担了足球、排球、乒乓球、三人篮球等多项十五运会赛事任务,并被选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主场馆。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的89个场馆中,超过90%是现有场馆升级改造,而非新建,目前已经全部交付使用。


其中,广州天河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通过系统应用节能环保建材、高效机电设备、智慧照明系统,配合海绵城市措施,形成技术组合拳,有效降低场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改造之后,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建筑降碳率可以达到56.9%”,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绿色低碳设计负责人谭海阳介绍。



为打造史上首届“碳中和”全运会,场馆里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地方融入了“绿色低碳”理念。

场馆采用高效的全直流变频空调系统,相比节能标准可进一步降低11%到23%的能耗。同时,场馆将所有灯具全部更换为LED灯具,再搭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按需照明,可节能45%以上。

场馆的外窗采用隔热铝合金窗框搭配低辐射中空玻璃,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有效降低室内空调负荷

场馆中的跑道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预制型橡胶跑道系统,具备防滑耐磨功能,又能提供优秀的冲击吸收,全套生产回收闭路循环,实现低碳零废


图片


据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体改造项目负责人聂珺介绍,此次改造的设计理念是打造一个全民的健身公园,除了满足全运会比赛和残特奥会开幕式的要求外,也把赛后市民的需求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在本次改造过程中,我们把无废全运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实现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运动场所全民共享。”聂珺说。赛事闭幕之后,办赛体育场馆还将继续使用,如健身跑道升级为无界全民共享体育公园,年均可服务市民跑者超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