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群众足球6金创纪录,广东足球底蕴与活力双迸发

2025-08-11 00:00

8月10日,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沙滩足球项目在阳江市海陵岛落下帷幕,广东女队点球大战力克浙江队夺金、男队逆境拼得银牌。至此,本届全运会群众足球12个项目全部结束,广东军团以6金1银1铜刷新历史最佳战绩,成为全运会群众足球赛场最耀眼的金牌团队。


广东群众足球的全面爆发,不仅是竞技成绩的突破,更彰显了南粤大地深厚的足球底蕴与蓬勃的社会活力。


6金收官书写新篇

逆境拼杀彰显精神


本届全运会群众足球比赛,广东队的表现堪称“全面开花”。12个项目,广东队将七人制男子甲组、七人制男子老将组、五人制男子甲组、五人制男子乙组、五人制男子老将组、沙滩足球女子组共6枚金牌收入囊中,此外,沙滩足球男子组摘得银牌,七人制女子老将组获得季军,其余项目也均有亮眼表现,圆满完成了“整体成绩超越上届”的赛前目标。


七人制男子甲组冠军团队


七人制男子老将组冠军团队


五人制男子甲组冠军团队


五人制男子老将组冠军团队


五人制男子乙组冠军团队


图片

沙滩足球女子组冠军团队


作为收官之战的沙滩足球,广东队的拼搏精神令人动容。男子组决赛,面对劲旅四川队,广东队在比分落后、主力受伤的双重困境下,凭借顽强意志连追3球,最终5-6惜败,虽获银牌却赢得了全场尊重。


女子组在小组赛首战不敌浙江队后迅速调整,决赛中再碰对手,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于终场前40秒顽强扳平比分,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并以5-3获得胜利。


“从落后到追平,再到点球获胜,姑娘们展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广东足球拼搏到底的韧劲。”现场观赛的广东省足协官员如此评价。


专业体系筑牢根基

科学运作成就突破


广东群众足球的强势表现,绝非偶然。正如广东省足协主席谢昌晶所言:“成绩背后,是多年来对社会足球体系的深耕细作。”


在队伍组建与备战环节,广东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负责群众足球项目的省足协社会发展部负责人具备前广州足球俱乐部专业管理经验,团队中不少成员拥有职业俱乐部工作履历,熟悉竞技体育的科学规律。以七人制男子甲组为例,教练组通过全省选拔赛层层筛选,结合体能测试、战术演练等数据化评估,最终确定参赛名单,确保“人尽其才”。



广州体育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力量也深度参与,为球队提供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等支持,这两间高校的四支队伍最终夺得三金一银,堪称广东省足协推动群众足球体教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


“备战期间,我们每周进行三次合练,两次体能特训,还针对不同对手制定战术预案。”五人制男子乙组教练介绍,这种接近职业队的备战强度,在群众赛事中并不多见。而球员们的投入同样关键——参赛选手中既有企业职员,也有教师、自由职业者,为了解决训练和工作的冲突,不少人主动调整作息,甚至牺牲了周末时间,“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拧成一股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社会氛围点燃热情

赛事体系激活生态


群众足球的强大,离不开深厚的社会土壤。广东全年气候温暖,几乎每天均可开展户外足球活动,这为普及提供了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从城市到乡村,各类足球赛事全年不断:省级层面有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市级有广州、深圳等地的业余联赛;社区、校园赛事更是遍地开花,形成“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的盛况。


8月9日,2025伊利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在梅州开赛,揭幕战吸引了超1.1万球迷入场,火爆的氛围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虽然天气炎热,但现场呐喊声不断,这就是广东足球的群众基础。”广东省体育局副厅级干部雷检军表示,省超等赛事的举办,从全民健身到“百千万工程”,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连接城乡、凝聚人心的纽带。”


图片


梅州作为“足球之乡”,此次更成为广东群众足球“福地”——十五运会群众足球五人制男足比赛,广东队包揽3金。“梅州的球场密度、青少年参与率在全省领先,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踢球的孩子,这种底蕴是刻在骨子里的。”谢昌晶认为,正是这种从基层培育起来的热情,为广东足球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广东省体育局近年来对广东群众足球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具体行动推动群众足球蓬勃发展。广东省足协不断完善群众足球赛事体系,大力鼓励和支持省内各地各类民间足球赛事,做大做强了一批群众足球品牌赛事IP,如“省超”、广东省五人制足球赛、广东省沙滩足球赛、广州“市长杯”足球赛、深圳、中山两地“深超”“深甲”、“中超”“中甲”联赛、佛山三水“西甲”联赛等等。这些群众足球赛事常年稳定开展,充分展现了广东群众足球基础与多元包容的足球文化。


图片


从全运会的6金辉煌,到省超联赛的万人观赛,广东群众足球正以“竞技成绩”与“社会热度”的双丰收,书写着中国足球基层发展的鲜活样本。热爱与专业的结合,或许正是广东足球蓬勃发展的密码。

图片